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年11月经上海市科委批准依托上海市气象局建设,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从事气象与健康交叉学科应用基础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工作聚焦于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多学科交叉开展和推进气象与健康的科学研究,注重科研面向民生的应用转化,通过开展健康气象预测与服务,避免或减轻不良气象和环境条件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1)天气与健康;(2)气候与健康;(3)大气环境与健康;(4)健康气象预测与服务。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设主任和副主任各1名。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引进了医学、大气环境学、气象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目前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46人,并成立了由13名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学术活动进行指导。
实验室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拥有IBM高性能计算机,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3个大气成分观测站,观测项目涉及O3、NOX、CO、SO2、VOCs等反应性气体,以及颗粒物(PM1、PM2.5、PM10)和花粉。实验室现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科研项目共38项,在气象与健康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同时实验室也加强与主要领域的科研机构、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和多家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部门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业务服务。目前实验室研发的感冒、儿童哮喘和COPD气象环境风险预报服务产品已在试点区域的社区医院、学校等进行了发布,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和疾病患者。